2021年以來,廣西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以下簡稱“執法局”)黨支部堅持以黨建統領工作全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持續創新優化學習教育方式方法,鞏固提升“思想擊鼓傳花”活動成果,著力推動黨建和業務兩手抓、兩促進,全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的主力軍?!拔逅摹鼻嗄旯澢跋?,執法局青年團隊被共青團廣西區委評為第24屆“廣西青年五四獎章集體”;“七一”建黨節前夕,執法局黨支部被自治區黨委評為“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均為自治區級最高榮譽。
一、持續深入抓黨建,打造學習平臺引領執法隊伍建設闊步前進
一是集思廣益抓學習,平臺初現亮成果。2020年10月,執法局黨支部以達標創優工作為抓手,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針對干部職工工作任務重、臨時出差多、活動難組織等實際情況,組織開展“思想擊鼓傳花”活動,每周依次安排2名黨員圍繞理論學習內容,結合近期熱點環境事件或問題,在黨員微信群發表學習感悟和觀點看法,其他黨員評論和交流,提高學習參與率和學習成效。打造“思想擊鼓傳花”活動平臺,使業務工作和學習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實現二者的和諧統一、同頻共振,確保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收獲、人人有提高,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二是共研共思共成長,同學同悟同升華。2021年以來,執法局黨支部聚焦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重大主題主線,為使學習教育更加富有特色、更加富有成效,全面優化完善“思想擊鼓傳花”活動方式,以黨小組為單位輪流牽頭策劃學習教育方案并組織實施,支部委員帶頭導學,利用單位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線下學習教育活動,現場學習情況同步推送視頻會議系統和黨員微信群,方便在外出差同志線上共同參與學習教育活動,實現線上線下緊密互動、學習教育共促共進?!八枷霌艄膫骰ā被顒悠脚_建立以來,已連續開展13次學習教育活動,逐步建立起“人人是教員、事事是教材、處處是課堂、時時受教育”的學習教育模式,接地氣的學習教育方式,受到干部職工的廣泛認同和響應參與,在提煉觀點中展示個人特性,在互動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在總結成果中實現思想升華。
三是黨建邁上新臺階,屢次斬獲新榮譽。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圍繞“講政治、強能力、當尖兵、守底線”建隊理念,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改進工作作風結合起來,與加強監管執法結合起來,與黨風廉政建設結合起來,與服務發展大局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執法的“利器”和“重器”?!拔逅摹鼻嗄旯澢跋?,執法局青年團隊榮獲第24屆“廣西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1名青年同志被表彰為“自治區優秀團干部”,對口聯系指導執法局黨支部建設的自治區黨委領導批示:熱烈祝賀!望再接再厲,讓青春在奉獻中煥發絢麗光彩?!捌咭弧苯h節前夕,執法局黨支部獲表彰為“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1名黨員干部獲評自治區直屬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1名駐村第一書記獲評市級“產業發展、脫貧攻堅先進個人”,1名黨員同志獲推薦參加全區“最美公務員”評選。
二、聚焦主業抓關鍵,優化執法方式全力筑牢生態環境安全屏障
一是聚焦執法嚴監管,利刃出銷護生態。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相繼組織全區開展“服務發展除隱患”“強化執法控風險”專項執法行動,配合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依法查處群眾信訪舉報、曝光典型案例、督察組重點督辦和重點關注問題等。全區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35963人次,同比上升99.4%,檢查企業10021家次,同比上升34.6%,發現環境問題2689個,問題發現率26.83%,月度人均上報檢查記錄數2.63條。實施行政處罰案件709件,罰款金額4095.65萬元。特別是6月初組織開展“強化執法控風險“專項行動,排查發現非法傾倒、填埋、貯存鋁灰(含疑似)點位24個,總量約3萬噸,涉及玉林、百色、南寧、崇左、來賓、賀州等6市,指導督促各地盡快查處并消除風險隱患。
二是聚焦發展優執法,健全制度提效能。全面推動落實優化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18項制度,在明確執法職責方面,印發2021年廣西生態環境專項執法檢查計劃,分季度、分行業、分重點有序組織開展“服務發展除隱患”“強化執法控風險”等專項執法行動;著手制定執法履職評估辦法,選擇柳州、梧州2市及其所轄4個縣區開展執法履職評估試點。在優化執法方式方面,印發“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施細則、2021年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及年度抽查計劃,有序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結合廣西實際制定差異化典型行業試點工作方案并鼓勵非試點企業積極參與;自治區、市、縣三級聯動,運用專案查辦制度依法查處桂平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涉嫌環境違法案件。在完善執法機制方面,統籌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駐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和縣級生態環境監測站力量,為隱患排查和環境執法提供支撐保障;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合力協作,推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問題整改;會同檢察機關、公安部門依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行為;通過手機短信、微信朋友圈、廣西日報、廣西新聞頻道、廣西廣播電臺等途徑,對新修訂的廣西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辦法進行持續性、有針對性的宣傳解讀;繼續實施第三方巡檢和固定污染源飛行抽檢工作,將有限的執法資源用在刀刃上。在規范執法工作方面,出臺實施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規范事前事中事后執法記錄工作流程及信息公開內容;印發廣西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則,組織開展千人線上培訓解讀;發布2020年度十大環境執法典型案例,擴展案例應用,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導和警示教育作用;結合執法檢查同步開展“送法入企”活動,加強生態環境領域政策法律法規宣貫,重點對中小企業開展執法幫扶。
三是聚焦督察抓配合,立行立改見真章。2021年4月9日—5月9日,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廣西開展督察。執法局抽調精兵強將,全力以赴配合做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協調聯絡工作。督察進駐期間,緊盯中央督察組交辦督辦件、曝光典型案例、重點關注信訪投訴問題等,協調成立邊督邊改督導組,分赴各市指導開展有關問題立行立改、邊督邊改工作。落實專人跟蹤負責,重點整治和查處群眾反映強烈的信訪突出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廣西3917件群眾信訪舉報材料中,已辦結3384件,責令整改4868家,立案處罰349家,罰款金額6302.2萬元。立案偵查50件,刑事拘留21人,約談79人,問責10人。進駐督察順利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和自治區領導均給予充分肯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李家祥組長多次向自治區主要領導表示感謝,并看望慰問配合督察的工作人員。自治區主要領導在批示中指出,配合督察工作及早謀劃、周密部署、密切配合,爭取了工作主動,順利完成配合工作,得到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的充分肯定,應認真總結并堅持以嚴實的作風做好整改和督察后續工作。
三、著眼實效抓創新,爭創典型標桿全面推動環境執法提質增效
一是行業試點抓規范,創新示范走在前。有序推進典型行業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數據標記和電子督辦試點工作,按照2020年10月生態環境部在廣西召開動員部署會的要求,廣西結合實際印發實施三個典型行業自動監測數據標記規則,圍繞“不標記是常態、標記是特例”工作思路,強化自動監測數據應用于環境監管執法。在6個試點省份中率先編制印發電子督辦規則,圍繞電子督辦任務“發什么、發給誰、怎么處理”的核心問題,細化落實排污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和生態環境部門監管職責,推動各項電子督辦任務實現閉環管理。為推進試點排污單位關鍵工況參數聯網,制作專題宣傳片,動態解讀關鍵工況參數聯網工作要求,借助聯網“小貼士”幫助解答參數聯網工作難點,得到試點企業一致好評。通過“遠程教學+現場指導”“專家授課+現場答疑”等培訓輔導形式,先后舉辦兩期專題培訓班,指導幫助有關企業推進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廣西在自動監控業務平臺內登記標記信息2099條,火電、水泥和造紙三個行業觸發督辦信息15958條。
二是運維服務抓評價,全國首創當標桿。為破解國家取消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后轄區運維企業能力良莠不齊的難題,2021年起,廣西全面啟動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社會化運維企業生態環境信用評價管理工作,是全國范圍內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社會化運維管理方面的首次創新示范。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社會化運維企業生態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試行)》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對社會化運維企業在廣西行政區域內開展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運維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依托廣西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自動生成,評價等級動態調整,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截至目前,全區共有68家運維企業參與評價,其中,守信29家,普通39家,無一般失信和嚴重失信企業。有關經驗做法獲生態環境部充分肯定并轉發各省學習借鑒。
三是能力建設抓試點,由點及面促提升。全力幫扶基層加強生態環境執法能力建設,按照年初工作部署,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選擇欽州市作為試點城市,多方爭取資金300萬元用于支持該市生態環境執法能力提升項目建設,計劃建成欽州市生態環境執法信息調控指揮平臺,包括環境監察協同工作管理系統、智慧監管掛圖作戰“一張圖”、生態環境應急指揮調度系統3個子系統,配齊日常執法檢查所需的各類儀器裝備等,并定于年底召開成果展示現場會議,向各市展示試點城市執法能力建設成效。下一步,以試點城市為能力建設標準模板,由點及面逐步鋪開,計劃“十四五“自治區本級籌措3.2億元,推動提升全區生態環境執法能力。